best365网页版于1997年由原土木工程系、水资源与港湾工程系和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合并成立,下设土木工程系、水利水电工程系、港口工程系、高新舰船及海洋装备智能设计与船海工程管理系、海洋工程与智能海事系、岩土工程研究所6个教学科研单位,目前在职教职工247人,各类在校生3230人。
学院设有土木工程(含建筑工程、桥梁工程、地下工程三个专业方向)、水利水电工程(含水利水电工程、岩土力学与工程两个专业方向)、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、船舶与海洋工程(含高新船舶与海洋装备智能设计及管理、海洋工程与智能海事、国际航运与船海工程智能化管理三个专业方向)4个本科专业。学院4个本科专业都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,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学术积淀。近6年来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,教学成果二等奖10项,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一流课程。
学院现有土木工程、水利工程及船舶与海洋工程三个一级学科,全部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。其中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及结构工程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,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二级学科为天津市重点学科。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,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的评估结果为A-(排名第七);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的评估结果为A-(排名第三);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的评估结果为B(排名第四);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,三个学科均取得了全面提升。工程博士、硕士培养领域:土木水利(含土木工程、水利工程、船舶与海洋工程)。
学院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98人,实验技术人员21人,45岁及以下教师占比达67%。中国工程院院士5名(4名双聘),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,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名,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名,“973计划”首席科学家2名,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5名,天津市杰出人才5名,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名,科技部“创新人才推进计划”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名,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名,享受“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”专家8名,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名,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入选者14名;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,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,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,天津市“131”创新型人才团队1个,天津市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2个,天津市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,天津市教学团队3个,师资力量雄厚,梯队结构合理。
学院设有土木工程实验中心、水利工程实验中心、船舶与海洋工程实验中心3个教学实验基地;拥有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、水利工程智能建设与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、港口水工建筑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、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创新基地、地震工程综合模拟学科创新基地5个国家级平台基地;滨海土木工程结构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、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监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、天津市土木工程结构及新材料重点实验室、天津市港口与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、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综合模拟与城乡抗震韧性重点实验室、天津市房屋建筑钢结构技术工程中心、天津市海上风电结构与施工装备技术工程中心、天津市地下工程建造与安全技术工程中心、天津市装配式建筑技术工程中心、天津市海洋可再生能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、best365网页版地震工程中新联合研究中心11个省部级平台基地;有2011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单位组建分中心:“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”best365网页版分中心。建筑面积5.1万平方米,拥有设备1.45万台(件),价值4.25亿元,拥有世界高校第二国内唯一的大型冰工程实验室、世界领先的高压力深水结构实验装置、国内首套水利工程交互式三维仿真分析平台、国内第一个泄流结构全水弹性实验平台、先进的多功能方向谱港池等。
学院的科学研究工作坚持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、面向经济主战场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”的科技创新工作理念,以国家973计划项目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、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、国家863和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及国家重大工程横向课题等为依托,深入开展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。2017至2022年,学院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,省部级奖励(含社会力量设奖)152项,其中特等奖11项,一等奖72项,二等奖55项,三等奖14项。2023年,学院实到竞争性科研经费17472万元,发表SCI检索论文578余篇,EI检索论文581余篇;《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Resilience》共发行8期;申请专利199余项,授权专利210余项。
多年来,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从这里走出,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